浙江医院 药学通讯 药剂科 2010年4季度
一、药械警戒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
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风险
研究显示:抗生素耐药可持续12个月
警惕:拉莫三嗪可能引发无菌性脑膜炎
三、药学进展
首次证实雷帕霉素有助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接受肠内营养者预防应激性溃疡或无益处
氨基葡萄糖和软骨素均无法缓解关节疼痛
四、药学服务
不能突然停用的药物
常用口服抗凝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地高辛使用注意事项
忌酒药物
我院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专用溶媒一览表
药械警戒
关于加强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
近年来,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对罗格列酮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品的使用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相关。近期,欧盟、美国等国家的药品管理部门对降糖药物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上市许可和使用作出严格管理规定。根据相关研究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相关专家对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在我国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为保证公众用药安全,现就加强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使用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使用的管理。对于未使用过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只能在无法使用其他降糖药或使用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情况下,才可考虑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对于使用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在权衡用药利弊后,方可继续用药。
二、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生产企业应按照《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见附件)修改本企业产品说明书,要采取措施控制药品安全风险,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2010年10月30日后生产的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应符合《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
三、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在零售药店必须凭医师处方销售,无法确认处方真伪的不得销售。
请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立即通知辖区内相关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并监督落实各项要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卫生部办公厅
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
一、警示语增加以下内容:
1.“本品仅适用于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
2.“本品禁用于以下患者:有心衰病史或有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有心脏病病史,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非外伤性骨折病史的患者;严重血脂紊乱的患者。”
3.“65岁以上老年患者慎用本品。”
二、[适应症]项“本品适用于2型糖尿病”修订为“本品仅适用于其他降糖药无法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
三、[禁忌]项增加以下内容:
1.有心衰病史或有心衰危险因素的患者;
2.有心脏病病史,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病史的患者;
3.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非外伤性骨折病史的患者;
4.严重血脂紊乱的患者。
四、[注意事项]项增加以下内容:65岁以上老年患者慎用本品。
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风险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34期)
本期通报的品种为辛伐他汀。由于发现该产品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风险,国外药品管理部门近期发布了相关警示信息。考虑到此风险在我国临床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且辛伐他汀的其他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为使广大医务人员、药品生产企业和公众了解该药品的安全性问题,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特以“国外信息版”形式对该品种的风险进行通报。
警惕辛伐他汀与胺碘酮联合使用或高剂量使用增加横纹肌溶解发生风险
辛伐他汀是一种降脂类药物,适用于高脂血症、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患有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儿童患者。近期,国外药品管理当局发布了有关使用辛伐他汀引起严重肌损害的安全性信息,考虑到此风险在我国临床使用中也同样存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发布此信息通报。
一、国外发布的药品安全性信息
(一)美国警告辛伐他汀的严重肌损害风险
近期,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通告称,与使用低剂量的辛伐他汀及其他“他汀类”药品相比,使用最高批准剂量80mg的辛伐他汀发生肌肉损害的风险升高。
肌肉损害(也称肌病)是所有他汀类药品的已知不良反应,患者常有肌肉疼痛、压痛、虚弱和血肌酸激酶升高的症状。他汀的剂量越高,发生肌病的风险越大。当辛伐他汀(尤其是高剂量)与某些药物合并使用时肌病风险也可能升高。最严重的肌病称为横纹肌溶解症,此疾病患者除肌肉损害外,还可能出现严重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肾衰竭并导致死亡。肌病及横纹肌溶解症已列入了辛伐他汀和其他“他汀类”药品的说明书中。
此通告的发布是基于FDA正在评估的临床数据----“降低胆固醇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效性研究”(SEARCH)。SEARCH试验评估了6031名服用80mg辛伐他汀患者与6033名服用20mg辛伐他汀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初步结果显示,与20mg辛伐他汀组相比,80mg辛伐他汀组出现肌病的患者更多(52例[0.9%] vs. 1例[0.02%])。FDA对原始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显示,80mg辛伐他汀组患者中有11例(0.02%)发生了横纹肌溶解症,而20mg组未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病例。FDA将在完成评估后更新此风险信息。
(二)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
除高剂量辛伐他汀的安全风险信息,此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发布了关于辛伐他汀(包括含辛伐他汀的复方药)与胺碘酮合用的安全性公告。公告称,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时有导致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并可引起肾衰竭或死亡。这种风险的发生几率与剂量相关,当辛伐他汀日剂量超过20mg时这种风险将增加。
辛伐他汀的处方信息曾于2002年更新,警告当与胺碘酮并用的辛伐他汀日剂量大于20mg时出现新的风险——横纹肌溶解症。尽管辛伐他汀的处方信息中增加了这项警告,FDA仍持续收到患者合用胺碘酮和辛伐他汀(尤其是辛伐他汀的日剂量超过20mg时)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
无论是否与胺碘酮合用,所有的他汀类药物都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但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并使用时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更大。
当较高剂量的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用时,发生横纹肌溶解的风险就会增加。虽然不清楚确切的机理,但与胺碘酮抑制细胞色素P450 3A4酶有关,正是该酶促进辛伐他汀的代谢。当存在此相互作用风险时,处方医师应考虑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替代辛伐他汀。
(三)辛伐他汀与其他药品相互作用增加肌病发生风险
近期,FDA批准对辛伐他汀的说明书进行修订,警告华裔患者不要联合使用80mg的辛伐他汀与调脂剂量的烟酸产品,并对联合使用40mg或更低剂量的辛伐他汀与烟酸产品也应慎重。因为正在进行的“心脏保护研究2”(HPS2)的中期结果显示,华裔患者联合使用40mg辛伐他汀与调脂剂量的烟酸产品(≥1g/天),肌病的发生率(0.43%)比非华裔患者肌病的发生率(0.03%)高。此外,由于升高的肌病风险,FDA还要求生产企业修改辛伐他汀说明书,强调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地尔硫卓,医生应避免为患者处方日剂量超过40mg的辛伐他汀。
辛伐他汀的剂量限制包括:辛伐他汀不能与伊曲康唑、酮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泰利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奈法唑酮联合使用;与吉非贝齐、环孢素、达那唑联合用药,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10mg;与胺碘酮、维拉帕米联合用药,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20mg;与地尔硫卓联合使用,辛伐他汀的剂量不应超过40mg。
尽管辛伐他汀的说明书中包含了剂量限制和药物相互作用的警告, 2010年FDA的一项对处方药品使用数据的回顾分析发现,那些正使用可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药品的患者仍会被处方高剂量的辛伐他汀。
二、辛伐他汀国内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有关辛伐他汀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47例,不良反应表现共计1868例次。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肝功能异常等;皮肤及附件损害:如皮疹、瘙痒、 斑丘疹、脱发等;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头痛、头晕、眩晕、失眠、视觉异常、嗜睡等;肌肉骨骼系统:如肌肉疼痛、横纹肌溶解、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关节痛等;全身性损害:如无力、过敏样反应、发热等;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1447份报告有关肌肉骨骼系统和代谢损害情况中,肌痛报告101例次,其次是横纹肌溶解24例次,关节痛22例次。
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期间,国家中心数据库共收到“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并使用的病例共5例,其中2例不良反应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或横纹肌溶解, 3例不良反应表现为肝功能异常。
三、建议
辛伐他汀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药品,但其可能带来的严重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建议医师详细了解辛伐他汀的禁忌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相互作用等安全性信息,在处方辛伐他汀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联合用药情况,认真与患者交流辛伐他汀的治疗效益和风险。对于所有刚开始使用辛伐他汀或正增加辛伐他汀剂量的患者,应被告之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要求患者出现非预期的肌肉痛、触痛以及虚弱无力及时就诊。
医务人员在处方辛伐他汀或含有辛伐他汀的药物时,应清楚正在接受胺碘酮治疗的病人使用辛伐他汀的日剂量不能超过20mg,当日剂量超过20mg时会增加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的风险。当存在此相互作用风险时,处方医师应考虑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替代辛伐他汀。
建议患者一旦出现肌肉疼痛、压痛、虚弱、尿色异常以及无法解释的虚弱等症状,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员。
建议药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完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中的风险提示信息,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减不良反应的发生。
研究显示:抗生素耐药可持续12个月
5月26日消息 - 5月19日在线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上的一项回顾性荟萃分析显示,医生为患者处方的抗生素可能会导致发生抗生素耐药持续12个月以上。
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和大多数人了解抗生素耐药是一个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问题。然而,研究者指出,这并不是一个有足够理由阻止患者和医生拒绝使用的理由,而且对抗生素的滥用还没有引起一些人的重视。同时,在这一方面还缺乏有系统的评论,科学家们回顾了24项在一级保健中患者处方抗生素的耐药相关研究,处方抗生素的原因主要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
结果证实,用于呼吸道和泌尿感染处方的抗生素会发生耐药,在抗生素治疗第1个月时耐药反应最强,然后持续1年,这种残存效应会导致高水平的社区耐药性。
此结果为处方与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只有最初避免抗生素的使用才能防止“恶性耐药循环”的发生。
警惕:拉莫三嗪可能引发无菌性脑膜炎
2010年8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公众发布关于Lamictal(lamotrigine拉莫三嗪)可能会引发无菌性脑膜炎的信息。该药物用于治疗两岁及以上儿童的癫痫以及成人躁郁症,FDA对药品说明书的注意事项部分及患者用药指南增加了该不良反应的风险报告。
脑膜炎指覆盖大脑及脊髓的保护膜发炎,无菌性脑膜炎的指有脑膜炎症状但检测后却发现无菌的。导致无菌性脑膜炎的原因可能有:病毒、其他非细菌感染、毒性药物、疫苗、恶性肿瘤以及一些药物,比如拉莫三嗪等。脑膜炎的症状包括:发烧、脖子僵硬、恶心、呕吐、皮疹、对光敏感等,一旦发生脑膜炎,应立刻诊断发病原因,以便于给予合适的治疗。
医生应警惕拉莫三嗪可能引发无菌性脑膜炎,如怀疑患者发生脑膜炎,应立即查找发病原因并适当治疗。如果不能明确发病原因应立即停用拉莫三嗪。患者使用拉莫三嗪时一旦感到头疼、发烧、发冷、恶心、呕吐、脖子僵硬、皮疹、对光感异常、嗜睡以及意识模糊等,请及时联系医生。
FDA在审查40例使用拉莫三嗪而发生无菌性脑膜炎的病例后作出要求其修改药品说明书的决定的,时间从1994年12月到2009年11月,在此期间,FDA评价了四千六百万份的拉